5月14日上午,中共临沂市委召开《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临沂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》及配套政策(“1+N”政策)新闻发布会。
发布人
李玉法 市委组织部副部长、市委人才发展服务中心主任
胡尊敬 市委人才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
李高学 市工信局党组成员、四级调研员
王宇博 郯城博化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
李明杰 罗欣集团副总裁、总工程师
魏孝新 山东新港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
主持人
周晓东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、市政府新闻办主任、沂蒙精神研究中心主任



临沂是人口大市,在外人才众多,统计在册的临沂籍高层次在外人才就有1万多名,分布在全国各地、各个领域。他们都有着浓厚的家乡情怀,愿意为家乡的发展做贡献。为切实发挥这些“临沂娇子”的作用,我们组织开展了“情系桑梓·智汇沂蒙” 行动,通过广泛采集临沂在外人才信息,分类建立起人才信息库;通过领导干部结对联系服务在外人才、重要节日走访慰问,送去家乡的温暖,加强对在外人才联系服务和人文关怀;通过“请进来”“走出去”线下对接和临沂人才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线上对接,搭建起市内企业单位与在外人才沟通对接的桥梁;对在外人才牵线市外高校、科研院所、人才与市内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,引荐市外高校院所在临沂建设技术成果转化中心,为临沂招引来好项目的,给予重奖;对在外人才回临沂创业的,给予资金扶持;设立 “临沂籍在外人才突出贡献奖”,每年对返乡发展的在外人才择优表扬。通过构建一套完善成熟的联系、对接、保障、激励机制,有效激发在外人才服务家乡的热情,为临沂高质量发展添智助力。

临沂是沂蒙精神发源地,红色资源丰富,每年有大量党政干部、各类人才来临沂接受党性教育、参观考察、观光旅游,他们都对临沂人民作出的巨大牺牲感到由衷钦佩,都被沂蒙精神深深教育感染,希望能够为临沂做些贡献。为此,我们专门制定了《关于建立健全涉临人才联系对接服务工作机制的意见》,从建立涉临人才信息库、加强市情宣传、项目人才需求宣传、组织精准对接、建立常态化联系服务机制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,比如,对受邀来临参加考察交流的涉临人才,给予适当补助;对为临沂作出突出贡献的,给予表彰奖励,引导各类涉临人才更好地为临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,切实开发好临沂“朋友圈”广、人脉资源丰富这一富矿。

在加强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培育方面,我们将沂蒙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工程划分为创新、创业、经营管理和技能4个类别,每年遴选50名左右,每名人才给予最高50万元的经费资助或创业补助。主要目的是加快集聚和培养壮大我市的产业领军人才队伍,更好地发挥好他们的示范引领作用,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,增强我市各类产业的核心竞争力,推动高质量发展。

在改进人才服务方面,我们制定了《临沂市“沂卡通·才安心”高层次人才服务体系实施办法》,推出了3类沂蒙惠才卡:一类是“沂蒙惠才钻石卡”,主要是发给30类国家级、省级、市级高层次人才,主要在出入境管理、子女入学、医疗保健等31个方面享受优惠政策和便利服务;第二类是“沂蒙惠才金卡”,主要是发给37类人才,主要在27个方面享受优惠政策和便利服务;第三类是“沂蒙惠才畅行卡”,凡是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学位的人才都可以申领,可在全市范围内商超购物、餐饮娱乐、酒店旅游等方面享受优惠便捷服务。这些便利措施,主要为各类人才提供更加周到、更加贴心的服务,让各类人才在临沂生活得更加开心,工作更加舒心。


设计开通“@临沂”(爱才临沂)微信小程序,主要目的是解决市内外高校、科研院所、企业、人才沟通对接信息不对称、渠道不畅的问题。过去,临沂籍在外人才、涉临人才,甚至在临人才,想为临沂的发展出力贡献,由于对临沂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项目、资金、技术、信息需求不了解,或者了解得不全面,找不到切入点、结合点。另一方面,临沂加快新旧动能转换、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,又需要人才的强力支持。为方便各类人才、科研院所、企业“线上”对接联络,我们依托临沂人才公共服务信息平台,开发了“@临沂”(爱才临沂)微信小程序。小程序设有临沂概况、需求对接、人才库、企业库、成果库、揭榜挂帅、人才政策、诉求受理、青年驿站、联系我们等10个板块,在手机端既实现了市情宣传、政策精准推送、人才企业在线对接等功能,又实现了企业、人才诉求在线发布、收集、办理等功能,通过这个平台,力求让市内各类企业的人才技术需求、市内市外各类人才技术信息都能在平台上发布,让想在临沂落地的人才项目、想到临沂就业创业的各类人才,都能在平台上查找对接到自己的意向单位,让各类人才项目对接过程中遇到的难题、各类人才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,都能够通过平台得到及时受理、解决。这个小程序今天正式发布,大家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搜索、“临沂人才”微信公众号或“临沂人才工作网”扫描二维码等方式打开使用,可以直接查看人才政策信息、技术需求、人才需求和科研成果,可以填写并注册个人或企业信息,注册成功登录后可在手机端快速发布或查询相关技术需求、人才需求以及科研成果转化需求等信息,并可自行选择信息是否对外公开,不用担心个人隐私泄露。请广大人才和企业积极注册使用,将这个平台建设成临沂企业和人才的“线上会客厅”。同时,我们开通了0539-3210000人才工作咨询服务热线,受理我市人才政策咨询、建议收集、诉求办理,请各位媒体朋友积极宣传推介。



文章来源公众号:临沂发布